林文虎/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理事長


張湘君/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副教授


徐明珠/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吳財順/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司長


卓志惠/台北家園蒙特梭利托兒所所長


葛惠/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執行長



標語式口號,容易打動人心


大環境配合,才不本末倒置


 


卓志惠:


語言對於孩子是相當重要的,看到現在幼兒教育的學習風氣日益受到各界重視,我認為是一件相當好的現象。有些教育機構喊出「孩子的前五年決定日後的五十年」標語式口號,非常容易打動家長的心,使他們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務使能確實掌握孩子受教育的「黃金時期」,由此可見父母的價值觀深深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價值。


身為一位「有良知」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應以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進而誤導家長,而是必須與家長溝通:學習首重孩子的人格的養成,學兩種語言不是不好,但不應全面性以全美語為主,在完整學習好自己的母語,再去學習額外的美語,否則變得本末倒置,反而喪失原先教育的目的了。


 


於此同時,我提出一個憂慮:既然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在文化認同的問題上,如果孩子未能在幼兒時期將文化歸屬的認同感定位清楚,是否在下一代會導文化錯亂、文化淪亡的情形產生,到時更遑論時時爭議的中國文化或台灣文化之間的區別,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外來和尚會念經?


教學效能最要緊!


 


張湘君:


首先,我們應該思考一件事:幼兒學習英語的目的為何?多數家長跟著潮流走,完全不知學習英語能帶給孩子那些幫助。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國內的幼教專業度沒有被突顯,諸如:孩子在現有體制下,該學習到那些知識?幼教老師在教些什麼?再者,家長渾然不知幼教老師的角色定位,甚至誤認他們是保母,只是幫忙帶孩子而已。


有鑑於此,我建議學校的課程應還原到最初的設計比例,同時強化家長:任何一個科目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不僅是語言能力的強化,道德認知的培養、人格和體能的發展或正當興趣的養成等各方面都是非常重要。對於孩子未來的生活都是相當有用處的。


 


今天,多數家長認為外籍教師就是比本國教師教得好。卻往往疏忽「教學成效」更值得關切,因為部分外籍教師並沒有正式的教師認證資格,應該思考:由他們來教育孩子是否真的合適?這樣的教育投資報酬率是否值得?不能只是一味的「崇洋」。


 


站在孩子的立場,確實有必要依各人的實際情況,「精算」出需要花費在美語課程上的時間,要求能立即看得出顯著的教學成效,不能只是有教沒有懂;可惜,目前國內仍未能產生這樣的機制!教育當局應更加努力。


 


法規清楚,宣導用力


莫讓孩子科科都不行


 


葛惠:


就我十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經驗及作為業者的身分來說,我清楚了解到即使英語對於孩子有一定的重要性,只要明確給家長知道我們所提供的教育最終目的,就算是只有安排一堂英語課,家長也能支持我們的用心。


 


早期在我經營安親班時,看到有些接受「全美語」教學的孩子,或是家長只注重美語而不在意其他科目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級時,不只是異常討厭美語,無法如願的學好美語,連帶其他科目也不行,真是可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我建議政府教育相關單位應做好大量的宣導工作,可透過辦理親子講座,讓家長們清楚知道六歲之前的孩子需要學習那些能力;再者,針對孩子各個年齡層所設計的發展指標,經由不斷反覆地要求家長隨時注意孩子有無達到這些指標,相信可逐漸淡化既有的「英語情結」了。


 


(摘錄自2004.02.29人間福報  教育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