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岡漁港(110/04/02)
富岡漁港原名「加路蘭港」,距離臺東市約6公里,規模僅次於成功漁港,是臺東縣第二大港。另外也因臺東縣境內來往綠島及蘭嶼的交通船皆從此地開船,假日與觀光旺季時遊客絡繹不絕。
小野柳(95/02/04)
富岡地質公園緊鄰富岡漁港,因造型多變的海蝕景觀酷似北海岸的野柳,因此得名。
森林公園(95/02/03)
臺東森林公園舊稱「黑森林」,遼闊的園區內擁有豐富的河口海濱溼地生態、廣大的草地與茂盛的森林,擁有三座湖,分別為地下湧泉形成的「琵琶湖」、原本為沼澤濕地後經過整治的「鷺鷥湖」,與人工興建能夠舉辦各項水域及鐵人競賽活動的「活水湖」。
海濱公園(98/01/02)
海濱公園,廣大的草坪上放置不少裝置藝術,沿著綠水橋往北行就是黑森林公園,裡面有兩座湖泊,分別為琵琶湖和鷺鷥湖,為珍貴的河口海濱溼地。附近另有一座由地底湧泉形成的活水湖,讓整個公園充滿湖光水色,上回來台東時,便曾體驗過黑森林之美,不過公園佔地極大,若要全部走遍也須花費不少時間。此外,湖濱設有枕木棧道及自行車道,不論是散步或騎車都是很好的場所,本有意將單車拿出來,不過因為天色已暗便作罷!
天后宮(98/01/02)
天后宮外觀為中國閩南傳統廟宇建築形式,相當的莊嚴肅穆。廟前的龍柱、石獅不但雕工細緻,同時也相當具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特色,廟宇屋頂、正脊、脊堵、排頭也都裝飾剪黏著龍鳳、花鳥、演義人物;前廊正門及側門兩側的對聯,由張之遠先賢分以隸、行書所撰,相當的古色古香。
史前博物館(98/01/03)
一路往台東市郊前行,卻愈來愈偏僻,也愈來愈荒涼,禁航區的黑暗使我們在機場附近迷失了方向,還好依靠GO阿姨的指引,終於趕在八點前抵達,因為這是今天最後一場的水舞表演。史前博物館晚上當然是不開放的,不過戶外廣場卻每天都會上演三場水舞秀,尤其是夜晚這場,在燈光的輔助下,讓原本就精彩絕倫的水舞更添加豐富的視覺享受。
史博館佔地極廣,館內成列史前文物及考古相關資訊,生動的模型結合高科技的聲光效果,讓原本枯燥的學問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現,除了史前遺址外,還有原住民生活器物展示,豐富而珍貴的館藏是台東人最佳的充電場所,更是課外教學的好地方。本館周圍是景觀花園,規劃有兒童遊戲區、水舞區、鳥鳴廣場、景觀小丘和以水柱當牆的地下迷宮,完全開放的空間具有休憩、散步、遊戲、展覽、觀賞等機能,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前來。在史博館待了約兩小時,早已超過預定的時間,卻仍是意猶未盡,下回再來肯定要多安排一些時間。
臺東機場(105/02/28)
臺東航空站素有花園機場之稱,曾經獲選為國內最美的航空站。機場戶外有花海圍簇的站前廣場噴水池和咖啡休閒區,另外在航站大樓外西南側,將已退役的原臺灣航空Britten Norman Trislander B-11112 三引擎螺旋槳客機和原在綠島機場服役的E-One P-150 Titan 4×4消防車陳列在此,供遊客們觀賞及拍照留念。
卑南文化公園(105/02/28)
火車站附近的卑南文化公園,這裡是因為當初興建新火車站時,發現許多距今兩、三千年前卑南新石器文化時期的墓葬區和住宅區,因而保存了下來,卑南遺址是全台規模最大,也是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更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墓葬群遺址。目前已挖出的石棺數目超過400具,並發掘出台灣第一間史前人類住屋,而緊鄰火車站的月形石柱區則是國家一級古蹟。不過我們的運氣實在不好,展示中心因整修而沒開放,只能在戶外的草原上走走,因此我們沒待太久便離開。
鐵花村(110/04/04)
鐵花村由台鐵貨倉宿舍改造而成,是一個結合音樂藝文展演與文創市集的聚落,幾乎每天都有現場音樂的演出,戶外的大草地上還有農夫與手創藝術家成立的假日慢市集,走道旁熱汽球造型的燈具將鐵道村點綴得相當漂亮,每到夜晚就聚集了許多觀光客,台東人有這樣的好地方真是不錯。
夜裡的鐵花村在熱氣球造型的燈籠點綴下,充滿了異國風情,沿途兩側的青創市集與街頭藝人表演,劃出了這條街的定位,創造出獨樹一格的風情,有別於其他市集,也為這裡帶來了商機,而這就是鐵花村的魅力,來到後山誰能不愛這呢?這晚我們沉浸於音樂之中,愜意地享受這慢活的步調。
兒童故事館(105/02/29)
兒童故事館,由舊菸酒公賣局宿舍所改建,是第一座縣立兒童故事館,故事館主要為兩棟日式建築房舍所組成,提供一個讓小孩閱讀的環境,不過假日是不開放的,所以我們只能在外拍拍照,而屋外的百年老榕樹設置有貓道,可以沿著走道到樹上去,就近與大樹親近。另外,館內的草坪也相當具有特色,波浪式的設計彷如海浪般的起伏,而戶外還有一個小舞台,提供活動的舉辦與表演,功能相當完備,不過最吸引小孩子的是空地上的溜滑梯,光是這裡就能消磨不少時間。
豐源國小(105/02/29)
豐源國小,校內的建築物使用藍色和白色彼此交錯,有著濃濃的地中海風格,4年前校舍重建時一改過去傳統的學校建築,整座校舍以優雅的藍白風格營造類似度假村的感受,依山面海的環境更兼具海洋及農村風情,相當浪漫。透過網路傳播的力量,果然很快便成為新的觀光勝地,慕名而來的遊客讓校園內人潮絡繹不絕,即使在假日中午的用餐時間,也是充滿許多人,這間學校並不大,我們隨意地漫步校園內,邊走邊拍倒也逛了好一陣才離開。
海山寺(105/02/29)
飯後去附近的海山寺拜拜,寺中的三座大佛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珍貴歷史文物,也是東台灣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勝地之一,感謝旅程平安並許下心願。
鐵道藝術村(105/02/29)
鐵道藝術村,這裡是原本的舊台東火車站,目前以鐵道文化展現、藝文活動表演及旅遊資訊服務為主,站區內原有的倉庫也以不同的功能做定位及發展,融合了歷史建築、人文藝術與休閒旅遊等多種元素,讓功成身退的台東舊站成為聚集藝術家的創作空間,而一旁的鐵花村白天與夜晚截然不同,少了燈飾與音樂的點綴,回歸平凡的鐵道空間,走在特意保留的鐵軌上,信手皆是文藝氣息,何處不文青啊!旁邊竟然還有誠品與星巴克,這豈不是消磨時光的最佳去處嗎?
林家臭豆腐(110/04/02)
林家臭豆腐,這間店位於正氣路上,店前門庭若市排了很長的隊伍,豆腐外皮酥脆、內部富含水分,搭配獨門的醬料與泡菜及九層塔,一盤臭豆腐雖不便宜,但的確蠻好吃的。每晚總是門庭若市,之前來吃時點了小盤,連塞牙縫都不夠,這次當然要點大盤。
老東芳青草茶(110/04/02)
老東芳為求市場所需又保留傳統古法煉製為原則,讓喜愛傳統健康茶飲的顧客能安心飲用老東芳所出產的養生草本飲品。
寶桑湯圓(110/04/02)
「寶桑湯圓」獲選為2012臺東縣十大旅遊伴手禮暨特色美食。產品皆採自行加工處理,花生、紅豆、綠豆、湯圓、芋圓等食材。純天然不加人工調味料,於1949年創立至今已60餘年,採古法製作。
七里香水煎包(95/02/04)
七里香水煎包原來就在上次住的教師會館附近,這條路雖大卻不熱鬧,只有這間店前擠滿人潮,這一排隊竟然排了快半小時,人可以等肚子可不能等,於是先買份魯味填飽肚子,為了一嘗這美煎包的美味,可真是辛苦。
榕樹下米苔目(105/02/28)
位於大同路上的榕樹下米苔目,這排隊人潮更勝臭豆腐,聽民宿老闆說昨天還有客人等了一小時,看這陣勢倒是很有可能,店內賣的東西其實挺單純的,就是米苔目、小菜和飲料,有趣的是飲料的款式還比麵多,而小菜是店家配好的,不能想吃甚麼切甚麼,只能挑較喜歡的那盤,至於米苔目,我平時是不把這東西當正餐吃的,不過嘗起來味道還不賴。
藍蜻蜓(105/02/29)
其實就是速食店,專門賣炸雞與雞塊,與連鎖速食店沒甚麼不同,但不知為何總是門庭若市,中午人潮已經較少,還是得排上半小時才吃的到,晚上就更厲害了,沒排上一小時恐怕連店門都進不去,為了朝聖,我也乖乖的排了老半天,但我想應該不會有下次了。
山海闗(110/04/05)
這個闗的確不是這個關,我也是後來才發現,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店內不大,主要以柴魚最受歡迎,另外也有洛神、鳳梨、荔枝、芒果和釋迦做成的餅乾、果凍、梅子或是麻糬,產品相當多元,我們各自選了喜好的零食與伴手禮,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