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108/10/11)
當我們來到北港朝天宮時又巧遇進香團活動,今天應該是好日子,才會到處都遇到進香活動。北港朝天宮舊稱天妃廟或天后宮,為了紀念分靈自湄洲祖廟朝天閣,才改名為朝天宮,每次來總是香火鼎盛,不負雲林四大廟宇之名。
朝天宮的建築相當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四落八殿、一埕七院的規模十分寬廣,四落分別為三川殿、正殿、觀音殿和聖父母殿;八殿則為三川殿、正殿、觀音殿、三官殿、文昌殿、聖父母殿、註生娘娘和土地公,正殿奉祀媽祖,香火鼎盛,與大甲鎮瀾宮、鹿港天后宮齊名。
廟前的中山路店家林立,尤其是餅店更是著名,我們結婚時的大餅也是在街上的長益餅行購買。
振興戲院(97/10/12)
另外街上已有半世紀之久的振興戲院目前仍保留當初戲院舊貌,狹長型兩層樓的建築,是以前播放電影的場所,如今榮景早已不在,徒留斑駁圮毀的牆延見證歷史的痕跡,目前一樓門廳規劃為販賣部,二樓則擺放些古董級的傢具,但實在看不出與戲院有何關連性,感覺未能妥善規劃,也讓觀光價值打了折扣。上回來北港時它是以藝文館的形式經營,這次已由日興堂餅店經營,但乍看之下只看到餅店的門市,以為戲院已經不開放了,所以我們並沒進入參觀,有些可惜!下回再來時,必定要好好參觀一番。
北港水塔(97/10/12)
北港水塔,是日據時代的自來水廠,也是嘉義最早的自來水供應處,如今當然早已被取代而擱置了。
水道頭文化園區(113/04/04)
前身為建立於昭和4年的北港第一淨水廠,當地俗稱「水道頭」,在95年為縣定古蹟,園區內最著名的就是十角水塔以及一旁的紅磚機房、日式宿舍,後來更成為每年北港元宵節燈會的重點造景區域之一,雖然這時已經四月,但園區還是看的出來燈節的痕跡,另外還有文創市集攤販,雖攤位不多,但對帶動園區氣氛及人潮絕對有幫助,園區後方還有一片草地、水池及兒童遊戲區,是附近居民休憩的好場所。
春生活博物館(113/04/04)
春生活博物館,是由盛樁木業轉型而來,從前是間木材工廠,現在則是展示許多木製工藝品,這天除了我們外沒有其他遊客,老闆娘倒是熱情的介紹館內的收藏,還有過去經營木材工廠的點滴,接著由她孫女帶我們走訪館內各處,門票包含三小包的米,可以自行餵食館內飼養的雞,這裡的雞約有2~3品種,其中有一隻還能讓遊客抱起來,一點也不怕生。此外,館外空地還設有盪鞦韆、射飛鏢、吊床等設施,在小女孩的介紹下,原本冷清的園區倒也變得有趣,我們放慢腳步不趕行程,平淡無奇的景點也能深度旅遊。
女兒橋(113/04/04)
如巨龍身軀般的鐵橋,橫跨北港溪上頭,橋的一旁是台灣最長的台糖小火車鐵橋「北港復興鐵橋」,因為在91年橋墩傾倒成為危橋,現今小火車早已不再行駛
北港彩繪村(113/04/04)
北港彩繪村,有一片大型的林默娘塗鴉牆相當醒目,其餘彩繪則分散於街坊之間。
遊客中心(113/04/04)
原來為北港登記所,是雲嘉南一帶最早的登記所,主要為土地權利登記的專門官廳,其周邊房舍為當時法院書記官的舊宿舍,經過重新活化之後成為遊客中心
媽祖公園(113/04/05)
位於香客大樓頂樓的北港媽祖公園,光是公園設在大樓裡,就已經夠奇特了,而公園裡頭還有一尊巨大媽祖像,下方刻著四海龍王朝聖北港媽祖的雕刻,更是蔚為奇觀,站在頂樓如果不說,真的看不出來是身處5樓之高,站在這可一覽整個北港朝天宮四周景致,也是許多攝影愛好者必訪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