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街.JPG

霧社街(101/03/03)

自從塞德克巴萊上映以來,林口霧社街便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誰能想到當初這片荒蕪之地如今卻是人聲鼎沸,慕電影之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其中不乏還未曾看過電影的人,但對於進戲院親身體驗過那股震撼的我們,來霧社街不單單僅是參觀,更是走入一段歷史中,從來就沒人相信台灣也能拍出有如好萊塢般的史詩電影,因為國內的拍片環境不佳,沒錢、沒人、沒資源,想拍出像樣的大片似乎就得傾家蕩產,還未必能回本,這樣的賭注太大了,又有幾個傻子願意堅持呢?幸好這世上依舊有追尋夢想的人,才也有這林口霧社街的誕生。

原本在霧社街開放後便想前來,但總覺得要搭接駁車又要預約很麻煩,因此一直沒付諸行動,直到過年時才驚覺開放時間已經要結束,還好又多延後閉園一個月,趕緊安排時間前來。這天先開車去林口,再轉搭接駁車到霧社街,由於是非假日,因此車上還有位置可坐,而接駁車約10分鐘便有一班,也比想像中方便,不過令人質疑的是霧社街的門口旁竟然停了不少私人轎車,且附近似乎還有居民自行設置的停車場,若真有人自己開車來,那對我們這些乖乖買票的人來說就不公平了,可見任何事都會有人想鑽漏洞。

走進霧社街便可看見小山丘上的武德殿,也是園區內地勢最高處,可遠眺台北港與整個霧社街,令人訝異的是這座小山丘是人造的,可見工程之浩大,沿著街道前進可看見霧社分室、郵便局、診療所、櫻旅館、櫻台、金墩商店及一些倉庫民宅等,都是電影中相當重要的場景,走在街上電影中的畫面便在腦海中一幕幕的浮現,彷如身歷其境一般,街尾還有劇服出租,分別有原住民和日本的服飾,若選擇原住民服飾可以搭配黥面貼紙,而女生若是選擇穿和服,還會幫妳綁上漂亮的辮子,不少遊客都變裝體驗一下,也讓霧社街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走到街底沿著林間道路可以通往後方的校長宿舍,宿舍旁便是電影中重要的場景-公學校,其中的教室就像我們小時候上課的一樣,比較特別的是一個大算盤掛在黑板下,由此可見劇組的用心,許多小地方都原汁原味的重現,不由得發自內心的讚嘆與佩服。公學校裡有個商品販賣部,販賣電影的紀念品與音樂,學校旁則是公學校宿舍,目前是原住民飲食販賣部,最後是學校前的廣場,廣場上佇立著高聳的莫那魯道雕像及直聳的升旗桿,來到這也來到了電影中的核心,那一場最後決戰依然歷歷在目,而如今我們便身處其中,這種感受的確相當特別。

順著原路回到霧社街上,下午的人潮似乎變多了,導覽人員詳細的解說著每棟建築物的故事,我們也聽了一下,不過因為沒從一開始就參加,所以也就不再跟下去。中午來時是陰天,整個霧社街也彌漫著霧氣,果真名符其實,現在太陽出來了又是另一種感覺,街上隨處可見櫻花,雖然是劇組為了營造春天的氣息而刻意裝飾的,但即便是假的也非常美,非常的恰如其分。可惜霧社街終究無法保存,讓我想起韓國在影視觀光這方面的用心,之前去參觀大長今拍片場景時便深深體會,國內便是欠缺長期的規劃,才會讓這眼前的美景無法長存,這是我們仍須努力的。帶著滿滿地收穫與複雜地心情離開霧社街,一切美好的回憶只能永存心裡,憑藉電影回味了。

 

 

竹林山觀音寺.JPG

竹林山觀音寺(103/01/25)

主祀神明為『十八手觀世音菩薩寶像』,竹林山觀音寺命名的由來,是因為由蘆竹、林口、龜山三鄉信眾共同供奉,故取蘆竹之『竹』、林口之『林』、龜山之『山』而得名。外觀建築古色古香,雕刻石柱的對聯、書法蒼勁雄邁,都出自名家手筆,此外前後庭園的設計也十分雅致。

 

 

林口酒廠.JPG

林口酒廠(103/01/25)

這裡是北部擁有最大產出率的酒廠,整併台北酒廠、板橋酒廠、樹林酒廠後,目前為設備最新的製酒工廠。為全台第一家現代化、也是唯一生產日式清酒的釀製廠,廠內詳盡介紹悠久釀酒歷史,從米的挑選、浸泡、到酒麴發酵等製程,皆以小型模型完整呈現。廠內的「酒銀行」,即是大眾熟知的酒窖,中式婉約的室內空間,營造品酒吟釀的愉悅。酒廠特別針對團體開設DIY體驗課程,最受歡迎的鹽麴、酒粕手工皂教學製作,酒廠旁公園有著酒甕裝置藝術,入口步道葡萄藤蔓環繞,綠樹林立,充滿悠然品酒氛圍。

arrow
arrow

    min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