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夜市.JPG

花園夜市(101/02/25)

近年來興起的花園夜市,在去年的夜市票選活動中被評為最好逛的夜市之一,因此當然要來朝聖一番。停好車便從其中一個入口進入,假日的夜市人潮雖多,但在販賣生活用品區和遊戲區還能順利通行,當我們進入飲食區時,人潮明顯增加許多,幾乎可以說是動彈不得,且著名的攤位更是一位難求,連外帶都得大排長龍,見到這種場景,讓原本想來大快朵頤一番的我頓時沒了胃口,我們只好隨便買幾樣不費時又方便邊走邊吃的東西逃離擁擠的夜市,的確有些掃興。

 

 

連得堂煎餅.JPG

連得堂煎餅(109/02/29)

連得堂餅家源自日治時期大正年間,蔡清連、蔡清得兩兄弟向日本師傅習得日式煎餅的製作,之後以兄弟名字中的「連」、「得」二字,取名「連得堂」,最初於自家附近土地公廟口販售,由於餅乾美味可口,知名度漸啟,後來便於今址開業。
早年物資拮据,雞蛋、牛奶仍屬珍貴的奢侈品,連得堂最初僅製作味噌、海苔與芝麻煎餅,口味雖簡單,卻是刻苦年代裡,甜蜜幸福的滋味。原本兄弟倆一起製餅賣餅,然因蔡清得無子嗣且早逝,後來就由蔡清連獨掌餅店,傳承到其子蔡讚經營時,連得堂已是臺南府城小有名氣的餅店。
戰後,美軍在臺南設有基地、俱樂部,蔡讚為了將煎餅販售給美軍,突發奇想的把店名翻成英文烙在餅乾上,卻沒留意拼出臺語發音的「Lêng tih tông」,誤打誤撞的成了店裡LOGO,也成了煎餅的另類特色,沿用至今。當時,連得堂的生意一度極佳,臺南許多商店、戲院及福利社都買得到連得堂的煎餅,其時風光,可見一斑。
位在總爺古街的連得堂餅家,販售的煎餅材料樸實、口味單純,卻因難敵大環境的變遷,曾歇業12年,後在一次總爺街文化祭的推波助瀾下才再啟餅爐,更意外成了媒體爭相報導的名店,而老式的製餅機更常吸引老街觀光客駐足觀賞,傳統式大圓烤盤煎烤時,濃郁的餅香瀰漫空氣中,更烘托出老街的舊紋理與純樸面貌。

arrow
arrow

    minn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